当前位置:首页 > 微视频|李丹丹:九零后代表履职初体验 >

微视频|李丹丹:九零后代表履职初体验

来源 失张冒势网
2025-04-05 13:08:57

一企一策一债一策推动存量债务化解,综合采取债券置换、资产证券化、贷款展期降息等手段化解存量债务。

(二)具有公务员身份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报考事业单位选调后,一经聘用不再保留公务员身份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身份,报名时须本人书面承诺放弃公务员身份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身份。考生的综合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需做职业素质测评的岗位,综合成绩的计算方式为:考生的综合成绩=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40%+职业素质测评成绩×20%)。

微视频|李丹丹:九零后代表履职初体验

在每个选调岗位笔试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人员中,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以2:1的比例确定面试人员。凡提交报名信息不准确、不真实的,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报考人员自行承担。(七)考试费用本次公开选调不收取考试费用。(三)报名参加公开选调的人员有伪造、涂改证件或公开选调过程中有作弊行为的一律取消选调资格,三年内不允许参加昭通市内的公开选调,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具体岗位设置情况详见《昭通市2023年市直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简章》(附件1)。

违反工作纪律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综合成绩在红色扎西微信公众号和昭通人社微信公众号公布。16时,首届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旅游艺术节在舞蹈《盛世花开》中拉开序幕。

当地村民李广荣告诉笔者,她售卖的炸洋芋非常抢手,一天就赚了600多元。游客杨荣一直拿着手机拍照发微信朋友圈,文艺演出非常精彩,我最喜欢《仙女飞花》这个节目,形式比较新颖,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在蝴蝶妈妈大食堂广场,游客们齐聚一堂,在一片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尽情享受美食带来的味蕾刺激。举办本次活动的举办旨在以节为媒,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竹笋,天麻、腊肉、蜂蜜等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受到游客青睐。9月30日,绥江首届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旅游艺术节在罗坪村蝴蝶苗寨盛大开幕,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来休闲度假。

微视频|李丹丹:九零后代表履职初体验

开幕当天,蝴蝶苗寨处处张灯结彩,游人如织,十分热闹。据介绍,首届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旅游艺术节将持续至10月4日,为期5天,在此期间将开展文艺表演、长桌宴、篝火晚会、民俗体验、全民K歌等活动。穿上苗家特色的民族服装,游客们立刻变身苗家的阿哥阿妹,在蝴蝶苗寨尽情拍照打卡,分享美景美食。游客黄国辉说,在长桌宴中,体验到了苗族文化,感受到了苗族风情。

苗服旅拍是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民风浓郁、精巧细致的苗族服饰,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随后,杂技《仙女飞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酒歌对唱》等节目轮番上演,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在美食、特产展示区,糖葫芦、烧烤、麻辣烫、凉面等特色小吃香气宜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走进绥江县板栗镇罗坪村蝴蝶苗寨,景色宜人、秋意正浓,正是旅游的好时节。

赏民俗、看表演、品美食。她说:举办这样的活动,不但给我们提供创收机会,也充分展示了苗族的特色文化,可谓一举两得。

微视频|李丹丹:九零后代表履职初体验

长桌宴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我们租了苗服旅拍,体验苗绣之美,感受非遗魅力,尽享假期美好时光。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长桌宴,这么长的一排桌子,这么多人一起吃饭,很有特色,非常好吃。中秋、国庆假期,绥江县推出多彩文旅活动,丰富市民和游客假日生活。通讯员:杨东升 吴鑫 文/图校对:崔鹏何志明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依然是个兵,保卫祖国,我时刻准备着,若有战、召必回,希望我们早日实现祖国统一。74岁的他,神采奕奕、目光炯炯,虽两鬓斑白,但丝毫不减当年的飒爽英姿。谈起74年身边的发展变化,他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抚今思昔,何志明无限感激战友们用青春和生命为祖国带来幸福、安宁。现在,逢年过节他回到红河时常跟自己的兄弟姐妹说昭通的巨变,也邀请他们来昭通看看。

多年以来,他和科室成员拧成了一股绳,战斗在昭通这方热土上。转业不转志,从战地救死扶伤到守护人民的健康,何志明不改的是军人本色。

昭通日报特别推出我与共和国同龄,邀请祖国的同龄人讲述亲身经历的难忘故事,回顾和感受昭通74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向祖国74周年华诞献礼,共忆流金岁月,共话时代发展。这几天,何志明一直关注着杭州亚运会的赛况,每每看到新闻报道,他都会热泪盈眶,国家的飞速发展让他感到非常自豪。

昭通日报记者 莫 娟 文/图。这一天对于1949年9月8日出生的何志明来说更是意义非凡。新中国成立那年,何志明出生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的一个小山村。战争岁月残酷万分,医院每天要收治无数的伤员,送到医院的伤员伤情都比较复杂,但很多前线的战士,只要是轻伤,简单包扎之后便会毫不犹豫重返战场,为保卫国家浴血奋战。

1989年,何志明转业到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从此扎根昭通。他说:曾经,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心愿了,现在丰衣足食,国家越来越强大,人民越来越自信。

他说:我与祖国同龄,我骄傲我自豪,我与新中国一起成长、一起见证风风雨雨。我虽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但我这大半辈子见证了昭通的大发展,我也是昭通人了。

到部队后,何志明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时隔44年,回忆起战争岁月,他仍感慨万千。

21岁那年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早日圆他从军的梦,何志明换上军装,踏上了从军的征程。虽远离了家乡,但是包容、发展的昭通让何志明打心底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何志明作为野战医院的一名医生负责一线伤员的救治。刚来昭通,城市发展非常缓慢,以前昭通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脏乱差,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但是经过这44年的发展,昭通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今非昔比,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编者按2023年,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4周年,历史的年轮印证着时代的变迁,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与共和国同龄,他们不仅是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他们的个体命运也同时折射出时代进步的光辉,他们的奋斗历程镌刻着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时代印记。1949年10月1日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长期的部队生活让他养成了军人特有的素质,雷厉风行、敢想敢干、无私奉献。在那个年代,医疗条件和设备比较落后,何志明带领科室成员不断发展壮大科室,积极推进医疗改革发展

这一天对于1949年9月8日出生的何志明来说更是意义非凡。这几天,何志明一直关注着杭州亚运会的赛况,每每看到新闻报道,他都会热泪盈眶,国家的飞速发展让他感到非常自豪。

最新文章